康复医学诊治中心
康复医学诊治中心简介
一、康复医学诊治中心介绍
吉林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诊治中心创建于2005年,是省内三甲医院中最早组建的综合性康复医学诊疗专科,现已发展为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护理为一体的多功能科室,临床康复诊疗水平与科学研究方面已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与优势,目前为“吉林省优秀学科”、“吉林省康复医疗服务示范基地”、“长春市“十四五”特色专科”、“长春市医学重点专科”、“吉林省康复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现有康复医师11人,康复治疗师17人,护理队伍18人,其中高级职称7人,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13人。
二、康复服务内容
1、脑卒中、脑外伤后康复
(1)治疗对象:脑血管意外发生急性期、恢复期功能障碍患者。
(2)治疗目的:恢复患者各方面的身体功能,使他能独立生活,并重新投入社会中。
(3)治疗方法:康复评估、运动治疗、作业治疗、吞咽训练、球囊扩张技术、认知训练、言语构音训练、膀胱直肠功能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助行用具的应用、高压氧治疗、中西药物治疗。
2、骨科及运动创伤康复
(1)治疗对象:四肢骨折手术后、脊髓损伤、关节置换手术后、截肢,疼痛如下腰痛,颈椎病、各关节、肌腱及韧带损伤,关节脱位,网球肘、肩周炎、腕管综合症、脊柱侧弯等。
(2)治疗目的:减轻和消除疼痛,恢复功能及预防再发。
(3)治疗方法:针灸、推拿、刺络放血、手法治疗、电疗如低频电疗、中频电疗、高频电疗、热敷蜡疗、牵引治疗、运动疗法、冰疗、预防方法、康复评估及安排辅助步行训练、高压氧治疗、药物治疗等。
3、胸、肺疾患康复
(1)治疗对象:肺功能受损者,如慢性气管阻塞、胸部手术后患者。
(2)治疗目的:控制及减轻呼吸系统疾病带来的症状,提高患者呼吸功能。
(3)治疗方法:呼吸训练、气道护理、伸展及强化运动、带呼吸机运动、高压氧治疗、药物治疗等。
4、呼吸系统疾病康复
(1)治疗对象: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炎、气管炎和哮喘等。
(2)治疗目的:加速愈合,提高心肺功能,以增加运动耐力。
(3)治疗方法:体位引流、排痰、控制性呼吸技术、伸展及呼吸运动、高压氧治疗、药物治疗等。
5、肿瘤康复
(1)治疗对象:乳腺癌术后肩关节功能障碍患者、鼻咽癌放化疗后吞咽障碍患者。
(2)治疗目的:改善肩关节活动度、改善进食、提高吞咽功能等。
(3)治疗方法:中低高频电疗、推拿按摩、运动治疗、物理因子治疗等。
6、心血管疾病康复
(1)治疗对象:高血压、冠心病和各类心脏手术后患者。
(2)治疗目的:改善心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等。
(3)治疗方法:运动咨询和运动处方制定、健康生活方式宣教。
7、糖尿病康复
(1)治疗对象:Ⅱ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末梢周围神经炎。
(2)治疗目的:改善身体代谢、提高运动能力、减少药物依赖等。
(3)治疗方法:运动治疗、作业治疗、物理因子治疗、针灸推拿治疗、高压氧治疗、中西医药物治疗等。
8、社区康复服务和科普宣传
(1)主要对象:社区上各阶层人员、亚健康人群。
(2)治疗目的:提高公众对健康生活及常见疾病的物理治疗方法的知识,提供正常人群运动处方,以达到预防胜于治疗的长远目标。
(3)方式:以讲座、海报、小册子等形式进行康复医学科普宣教。
9、专业康复机构管理和咨询
(1)主要对象:各级康复医疗服务机构。
(2)目的:学科规范发展、提高学科的效益,提高康复治疗质量。
(3)方法:提供专业康复技术人员培训、科室制度建立、康复质量监控、质量改进项目分析。
10、运动、健康促进及养生
(1)主要对象:各阶层人群。
(2)目的:合理锻炼,提高生活质量。
(3)方法:合理运动指导,运动能力评估,运动处方制定等。
11、其他疾病物理因子治疗
(1)主要对象:各临床科室相关疾病,如带状疱疹、面神经麻痹、颞额关节紊乱、附件炎、盆腔炎、疤痕粘连、静脉炎、淋巴水肿、痉挛、神经源性膀胱、神经源性直肠等。
(2)治疗目的:加速疾病愈合。
(3)治疗方法:物理因子治疗、针灸、推拿、高压氧治疗等。
三、康复综合治疗大厅
吉林省人民医院康复综合治疗大厅位于9号楼1楼。设置运动治疗区、作业治疗区、言语认知治疗区、吞咽障碍治疗区、物理因子治疗区、传统医学治疗区、生物反馈治疗区、高压氧舱治疗区。康复医学中心疗区和治疗大厅配备完备的运动治疗及作业治疗器材、神经功能重建仪、电子生物反馈(骨骼肌、盆底肌)、空气压力波、神经肌肉电刺激、痉挛机、有氧训练系统、虚拟情景互动训练系统、表面肌电图检测、肌骨超声检测及引导治疗、静态平衡仪、心肺功能检测训练系统、低中高频电疗、红光、艾灸、磁热、电动起立床、智能上下肢康复车、颈腰椎牵引、高压氧舱等仪器。
1、运动治疗区
运动疗法主要采用“运动”这一机械性的物理因子对患者进行治疗,着重进行躯干、四肢的运动、感觉、平衡等功能的训练,包括:关节功能训练、肌力训练、有氧训练、平衡训练、易化训练、移乘训练、步行训练。使各种疾病的伤残患者获得全身或局部运动功能提高,即在治疗师的指导下,为达到某种功能改善而进行的积极主动性运动。康复医学所要解决的最常见问题是运动功能障碍,因此运动疗法已成为康复治疗的核心治疗手段。
2、作业治疗区
通过目的性的作业和活动,恢复和提高患者必需的日常生活能力或职业技能。其作用包括:(1)维持现有功能,最大限度发挥残存的手功能。(2)提高ADL包括;进食、修饰、穿衣、如厕等。(3)为患者设计及制作与日常生活活动相关的各种辅助用具。(4)提供患者职业前技能训练。(5)强化患者自信心,辅助心理治疗。应用于脑血管病、骨关节损伤、周围神经损伤、肢体残疾、发育缺陷、手外伤或残疾、类风湿性关节炎、精神心理障碍、老年性认知功能减退等。
3、言语认知治疗区
引进“语言认知训练评估系统”,是利用多媒体电脑提供声音影像来刺激大脑,提高注意力、诱发兴趣及语言功能,使患者重新获得生活能力。适应范围:(1)失语症:脑外伤、脑卒中、脑炎、脑肿瘤等。(2)构音障碍:脑瘫、帕金森病、喉炎症、构音器官缺损等。(3)智能障碍:脑白质病变、唐氏综合症、弱智、自闭症、精神心理障碍等。(4)听觉障碍:耳聋、中枢性听觉障碍、非器质性听觉障碍等。 (5)儿童语言障碍、发育迟缓、儿童脑器质损坏等。
4、吞咽障碍治疗区
主要针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治疗。1、吞咽障碍的筛查和评估包括:基础状态、呼吸功能、口颜面功能评估、喉功能相关反射、吞咽功能评估、直接摄食评估等。2、吞咽障碍治疗方法包括:低频电刺激、直接策略、口腔感觉运动训练、食管扩张术、针刺治疗、呼吸训练、代偿方法等。
5、物理因子治疗区
物理因子治疗包括:电疗法(低频电疗法、中频电疗法、高频电疗法),光疗法(红外线疗法、紫外线疗法、注光疗法),磁疗法,传导热疗法等。达到消炎、镇痛、镇静、改善血液循环、调节植物神经及内脏功能、松解粘连及软化瘢痕、杀菌等作用。适用于各种炎症(肺炎、盆腔炎、关节炎、前列腺炎等)、疼痛(颈肩腰腿痛、手术后伤口愈合)、关节挛缩及强直、尿便障碍及失眠、痔疮等。
6、传统医学治疗区
在中医学理论(整体康复、辩证康复、功能康复、综合康复、康复预防)指导下,采用针刺、电针、推拿、牵引、手指点穴、刺络放血、穴位注射、火疗、蜡疗、艾灸、中医中药等传统技术及优化技术,针对残疾、慢性病、老年病及某些急症、疑难杂症等,通过辩证施治和全面康复,使患者的肢体功能和精神情志恢复到最佳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广泛应用于脑血管病、骨关节损伤、颈肩腰腿痛、尿便障碍及认知障碍等。
7、生物反馈治疗区
通过生物反馈和电刺激相结合的技术引导病人建立重新再学习,将瘫痪病人残留的自发表面肌电信号与神经肌肉电刺激巧妙结合起来,帮助患者重新建立新的大脑指挥功能,是现代神经及康复医学主动治疗模式的典范。双通道的肌电触发电刺激可以同时训练两组肌肉完成某一动作,或对2名患者同时进行治疗。适应症包括:脑卒中、脑损伤、脑瘫、周围神经损伤等引起的偏瘫运动功能障碍、感觉障碍及尿便障碍、肌源性运动功能障碍及术后肌无力等。
康复医学团队始终强调医疗、康复、护理紧密结合,以疾病早期康复、重症康复、围手术期康复为治疗重点,秉承“客观、精准、高效”的治疗理念,为需要康复的患者提供优质的康复诊疗服务!
四、学科带头人
范振林,男,43岁,省级专家,吉林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诊治中心主任,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全科医学分会专家委员会特邀专家,中国康复医学会阿尔兹海默病与认知障碍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员,吉林省康复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吉林省睡眠研究会睡眠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吉林省社区卫生康复培训基地负责人,吉林省康复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主任,长春市重点专科负责人,吉林省医疗保障专家,吉林省工伤保险劳动能力鉴定专家,吉林省工伤保险医疗监管方面专家,吉林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长春市“十四五”特色专科学科带头人。吉林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教研室主任,长春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康复医学教研室主任,长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及本科生授课教授,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及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兼职教授,梅河口市第二医院名誉院长。吉林省康复医学会社区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吉林省康复医学会理事,吉林省中医药学会慢病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近5年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0篇,其中国家级9篇,省级1篇,参与发表SCI论文2篇。以第一负责人主持开展吉林省卫健委科研课题1项,吉林省中医药科技项目3项,第一名登记吉林省科技厅科技成果3项,参与省部级科研课题8项,获吉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组建长春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康复医学教研室。在吉林省人民医院主持开展康复医学科临床路径,并在省内率先开展临床应用新技术:“针康优化技术治疗脑卒中神经功能障碍”、“自体干细胞治疗脑卒中神经功能障碍”、“肉毒素注射治疗成人肢体肌痉挛”。多次被评为吉林省人民医院先进工作者及优秀工会积极分子。
工作以来先后参加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系统疾病康复治疗进展培训,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脊柱脊髓疾病系统康复诊治培训,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进修学习针康治疗技术。在临床实践工作中擅长于应用中西医结合先进方案及技术系统诊治神经系统疾病、骨关节系统疾病及老年慢性病,为吉林省人民医院意识障碍多学科治疗协作组组长。作为三级甲等医院康复医学诊治中心的一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运用中医药方法结合现代康复技术、物理因子治疗诊治疾病,致力于神经系统重症患者及综合病情复杂患者的系统康复治疗及骨关节疾病围手术期的康复治疗,同时指导培训基层社区康复人员,总结规范技术资源,推动学科发展,造福病患。
上一页:
无
下一页: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