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医院肾内科凯旋血液净化中心成功开展首例透析用留置针留置技术


省医院肾内科凯旋血液净化中心成功开展首例透析用留置针留置技术

近日,省医院肾内科凯旋血液净化中心成功为一名老年透析患者使用了透析用留置针留置技术。
患者女性,66岁,高血压肾损害,血液透析龄2年7个月。期间右上肢动静脉内瘘反复PTA和开放手术6次,血管内皮功能极差。今年5月11日原有血管通路失功,左上肢新做的Brescia-Cimino动静脉内瘘刚2周,远未达到专家共识建议的穿刺时间。
中国血液透析血管通路专家建议最好在内瘘成形术8-12周以后开始穿刺使用。过早的穿刺可能会增加急性并发症(渗血、血肿、血栓等)和远期并发症(血管狭窄等)的发生率。目前内瘘未成熟时的血液透析,通常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过渡。但中心静脉插管又会导致血管内血栓形成、管腔狭窄,对透析患者血管资源可造成不可逆的损失。
考虑到这位患者新的内瘘术后时间短、预计生存期长、需要保护中心静脉、血管内皮功能差、极易发生血管狭窄血栓并发症等具体情况,查阅了国内外文献,为其制定了个体化穿刺方案,即使用透析留置针穿刺血管进行血液透析。又因为患者经济条件有限,决定将留置针留置在内瘘血管内反复透析使用。

IMG_256


透析用留置针的尖端材质为聚四氟乙烯,生物相容性好,质地柔软,对血管壁损伤小,能降低血肿的发生风险,适合于血管内皮功能差的患者,也适合于内瘘血管尚未成熟的患者。血管通路专家共识指出,如采用透析用留置针,自体动静脉内瘘启用首次穿刺时间可提前至术后2~3周。

IMG_257


穿刺前,使用超声测量内瘘血流量是否能够满足透析治疗,并且选择血管直、管径粗的位置作为穿刺点。在超声引导下穿刺,观察留置针顺利进入血管,提高了穿刺成功率,降低血肿发生率。

IMG_258


穿刺成功后,拔出针芯,软管留置于内瘘血管腔,针尾连接肝素帽并固定,穿刺处贴透明敷料。留置期间定期肝素封管,防止血栓形成。

IMG_259


在使用留置针的2周内,该患者内瘘穿刺部位无血肿发生,血管内无血栓形成,通路的血流量未受到影响,已经成功过渡到常规扣眼穿刺。
透析用留置针在日本已被广泛使用,省内少数透析中心使用了留置针,但均为一次性使用,每次透析后拔除。我院肾内科凯旋透析中心首次成功地对仅为术后2周的内瘘血管使用了留置针穿刺并且留置使用,即保护了患者的内瘘血管、避免中心静脉置管,又为患者节省了经济支出,从而开辟了一条动静脉内瘘使用的新道路。

上一页:

吉林省人民医院6月份门诊专家出诊信息

下一页:

致敬!他们在平凡中成就不凡,在忙碌中传递关爱

相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