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人民医院增设重症医学科
吉林省人民医院增设重症医学科
5月9日,吉林省卫健委审批办杨跃跃主任、医政医管处张巍副处长、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张东主任、吉林省一汽总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盖春雨主任等一行7人,来到省医院现场审核重症医学科设置情况,对吉林省人民医院增设“重症医学科”进行评审验收,代院长高凯、医务部于海涛部长、吴昊副部长、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范淑雅主任以及重症监护室病房张海涛主任、饶艳伟护士长陪同验收。
代院长高凯对各位专家表示欢迎。他指出,重症医学科是医院集中监护和救治急危重症病人的主战场,学科的建设水平和质量是医院服务能力和竞争实力的综合体现。医务部于海涛部长围绕医院规划对医院重症医学科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汇报。张海涛主任详细介绍了科室硬件基础、技术能力、服务能力、人才队伍、质量控制、典型病例、发展目标等内容。
随后,专家组在院领导以及医务、感控等科室负责人陪同下,对照《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要求,前往重症医学科查看科室建设的实际情况。通过实地查看、病历追踪、查阅台帐、现场提问等形式,对科室布局、设备配置、人员资质、医疗质量与安全、感染控制等方面的工作进行全面评估验收。专家们对科室的服务能力、制度流程、设备配置、人才梯队等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一致认为医院重症医学科建设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反馈会上,代院长高凯表示,医院将虚心听取专家组的宝贵意见,高标准、严要求建设重症医学科,促进我院重症救治水平持续改进提升,不断完善管理,更好地救治危重症患者。
经过专家组的材料审核及现场核查后,5月19日,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批复,同意省医院增设重症医学科。
吉林省人民医院于2009年成立重症监护病房(ICU),经历十四年的持续发展,现年收治全院各专科危重症患者近2000例,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于一体的多功能临床科室。2022年长春市卫卫生健康委员会授予我院ICU集体长春市“十四五”医学重点专科。2023年吉林省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组织委员会授予我院ICU为2021-2022年度卫生类“吉林省青年文明号集体”。
新获批的重症医学科位于9号楼四层,毗邻外科病房,科室总面积约3400m2,,床位35张,每张床位使用面积15平方米且床间距大于1米。工作区采用十万级别层流空气净化。病床数量及功能符合医疗机构的功能任务和实际收治重症患者的需要,并兼顾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症救治的应急功能。
重症医学科拥有一支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医疗和护理团队。团队在全院危重患者救治,甲流新冠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做出了突出贡献。科室在危重症器官功能监测和支持方面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目前科室可开展的技术包括:重症血液净化(体外膜肺氧合(ECMO)、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血液灌流、血浆置换)、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呼吸机辅助通气、中心静脉穿刺、血流动力学监测、重症超声、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等技术等。科室与乳腺甲状腺外科联合组建了吉林省破伤风诊治中心,成立以来救治了大量破伤风危重病例,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极大降低了破伤风危重病例的死亡率。
科室承担长春中医药大学等研究生培养、实习生的带教以及基层医院进修生的教学工作。科室积极开展临床科研工作,在省内率先引进国内领先新技术多项,现承担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在研课题两项,近三年共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重症医学科的增设,是我院进一步完善学科设置,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迫切需要;重症医学科的增设,必将使医院科室建设更加全面和完善,功能更加齐全,极大提高医院对急危重症患者的诊治能力,将更好地为我省危重症患者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医疗救治,也标志着我院重症医学救治水平迈入一个崭新的高度。
上一页:
省医院肾内科凯旋血液净化中心成功开展首例透析用留置针留置技术
下一页:
省医院开展“依法执业系列讲座”活动三
相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