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人民医院房颤中心开展“中国房颤日”义诊宣教活动


  徐梦晗 报道 郑玮 摄影

  房颤即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2013年3月19日,我国将每年的6月6日定为“中国房颤日”,旨在提升公众对于房颤及其危害的认知。2019年6月6日上午,吉林省人民医院房颤中心在门诊开展“中国房颤日”大型义诊及科普宣教活动。

  记者看到,义诊开始后很多群众前来咨询,专家们详细询问病史,解答患者的疑问,及时发现患者的潜在病情,对房颤高发人群严格筛查。同时,房颤中心医务人员现场开展房颤知识普及宣传,对饮食、运动提供健康指导服务,让患者更加方便地获得房颤知识,提高防范意识。

  房颤中心主任张雪莲向记者表示:“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一些心律失常的患者,房颤就是其中常见的一种,多发生在中老年人,心房纤颤发生时,很多人会表现为心慌气短,乏力,头晕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出现四肢无力、下肢水肿等情况。心房颤动最主要的危害是发生脑栓塞,一般人都会引起中风偏瘫,另外心房纤颤还容易导致心动过速,引起心肌病心力衰竭,最终导致死亡。因此,为了规范房颤患者的治疗和管理,我们的专家常年在房颤门诊出诊,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规范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预防房颤并减少脑卒中的发生。”

  据了解,当天房颤中心义诊活动,共为200余名群众进行了医疗咨询和体检服务,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300余份。

  编辑:董晶晶

  审核:陈丽

上一页:

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之 我为孩子献爱心

下一页:

中国农工民主党吉林省人民医院支部走进养老院义诊

相关下载